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、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主任、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韩震 中国教育新闻网-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 摄
中国教育新闻网-中国教育报讯(记者 杨文怿 汪瑞林)3月6日晚,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、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主任、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韩震教授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“两会E政录”系列直播活动,就如何发挥好三科教材的育人功能展开讨论。
韩震教授表示,德育不仅仅是《道德与法治》课程的任务。《道德与法治》课程只是一个主渠道,实际上所有学科都应承担立德树人的任务。承担这项任务并不影响学科本身的价值,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核心素养和塑造人的功能。比如数学,通过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,塑造了学生的理性思维、科学精神,这就是数学的价值。语文也如此。有些人担心,如果让语文也承担育人的工作,是不是会把语文课变成思想品德课,其实并不是这样。语言不仅仅是语言,还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,以及它的文化和道德。
此外,韩震教授还指出,怎样看待教材、怎样使用教材是一个大问题。他表示,我们经常为了减负,在教材上下功夫,老想把教材变薄,“我出国考察过国外的教材,他们的教材比我们的教材厚。”为什么呢?第一,国外学生的教材不带回家,他们每个人在学校有一个小柜子,下课后教材就放到柜子里。其次,教材就是一个拐杖,国外学生用教材搜集材料,看懂以后,抓住教材里教给他的基本知识、基本方法,学习怎么去做。而我们过去经常把教材理解成:必须掰开揉碎,让孩子都记住。如果这样,教材再薄学生依然很累。尽管教材是我们育人的范式和基本依据,但它只是学习的一种工具,更重要的是,在遵循教材基本精神的基础上,更多地教给孩子能力、价值取向,也就是提高孩子的核心素养。
韩震认为,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核心素养的表现,学生能分辨什么是对、什么是错,能有较稳定的心理状态,能平等地看待他人……这既是价值取向,又是必备品格。此外,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还要注重关键能力的提升。举例来说,学生在课堂上学过法律知识之后,能不能用法律去分析问题,这就是关键能力。核心素养注重的就是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越是复杂的情况越能很好地运用知识,说明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越高。经过情景设计以后,《道德与法治》这门课实际上考察的就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。